新华社“向阳红09”船4月26日电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6日进行南海今年第一潜,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科考全面展开。“蛟龙”号将在南海探寻哪些科学奥秘?科学家们在本航段将向哪些科学目标挺进?新华社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本航段两位首席科学家——杨耀民和石学法。
首次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选址调查
“4月25日我们抵达南海作业区后,首先利用温盐深仪(CTD)获取海水温度、盐度、水深度的变化,利用箱式取样器获取海底沉积物样品,今天‘蛟龙’号进行本航段首次下潜,在南海北部预选区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试验区选址调查。”杨耀民说。
多金属结核是一种海底矿产资源,多分布在4000-6000米水深的海底,主要成分为锰和铁,有核心并有不断向外生长的纹层,因而也称“锰结核”,后来人们从中分析出铜、钴、镍、铅、锌、铝和稀土元素等数十种金属成分,因此称为“多金属结核”。
杨耀民说,此次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试验区选址调查,为我国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试采工程试验提供支撑,开展试采环境影响评价,有利于我国科学认识深海采矿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深海采矿技术,最终实现深海采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国家开展过全系统采矿试验。同时,相比陆地上,深海的采矿更依赖科技发展。”杨耀民说,我国在开展深海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同时,加强资源开采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管控,避免造成海洋环境破坏,特别是对深海生态系统的破坏。
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是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目前,我国已分别申请有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西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区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等,成为对这些主要国际海底矿产资源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国家。
“我们重视海洋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类和平利用深海海底区域资源,本航段相关调查研究,可为我国认识深海采矿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杨耀民说。
载人深潜揭示海山链成因和海底浊流形成机理
早餐粥车加盟 | 养生早餐加盟 | 早餐馅饼加盟 | 中式早点加盟 | 投资加盟店 |
早餐工程加盟 | 书店加盟 | 早餐馅饼加盟 | 书店加盟 | 早餐免费加盟 |
春光早餐加盟 | 灯饰加盟 | 早餐肠粉加盟 | 早点夜宵加盟 | 豆浆早餐加盟 |
卖早餐加盟 | 移动早餐加盟 | 早餐粥店加盟 | 小投资加盟店 | 早餐加盟开店 |